2019-12-30
1 “人造肉”代替動物肉,食品業的風口
隨著比爾蓋茨等大腕力挺的人造肉研發和制造企業發展勢頭迅猛,人造肉已然成為行業的新風口。人造肉分為兩種,一是以動物細胞為基礎,培養出來的動物肉,二是從植物中提取蛋白和脂肪,經過加工模仿真肉口感、味道和質地的植物肉。國內產品主要為后一種。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副教授李健在接受《長江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“人造肉”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怎樣研發出適合中國人口味的人造肉食品。2019年9月,仿制上海鮮肉月餅的“植物人造肉月餅”上市,邀請了很多老上海市民進行對比測試,大多數人表示分辨不出區別。除口味與真肉接近,零膽固醇是人造肉的另一大賣點。
2 零食也要健康化,高蛋白、低糖是王道
提及零食,很多吃貨便開始流口水,但過量食用容易導致熱量攝入過度,從而引發肥胖問題。高蛋白、低糖零食,不僅能緩解饑餓感,還可以幫助消費者輕松保持健康曼妙身材。有健康意識的消費者也一直在尋找,適合他們生活方式并能夠提供營養的零食,所以高蛋白、低糖的零食將會成為2020年的一大趨勢。英敏特2019年英國消費者零食調查數據(Mintel Consumer Snacking UK,2019)顯示,有66%的成年人表示每天至少會吃一次零食。研究機構Grand View數據顯示,到2025年,全球健康零食市場規模預計達到329.9億美元,年復合增長率為5.2%。
3 兒童餐飲市場,餐飲創業新世界
《Insider》媒體就2020年食品與餐飲趨勢,采訪了美國餐飲協會研究與知識部高級副總裁Hudson Riehle。Riehle說:“我們預計兒童菜單上會出現更多健康食品,使孩子們可以探索新口味。我們希望看到兒童菜單可以融合更多全球風味——從地中海美食到西非菜肴。”Riehle補充說,越來越多的餐廳正在研發兒童菜單,主要是藜麥和全麥面包等全谷物食品。據相關數據統計,中國兒童餐飲市場規模接近500億元,未來這一規模還將持續擴大。
4 餐飲零浪費,綠色環保受關注
全球農業與食品營養問題委員會在2018年發布的報告中說到,全球每年浪費13億噸食物,大約相當于人類年食物總量的三分之一。減少食物浪費將成為很多國家、地方、地區政府和組織的首要目標。例如,澳大利亞設定了到2030年將食物浪費減少50%的目標,而蘇格蘭的目標是到2025年將食物浪費減少三分之一。在美國,“零浪費”已經成為餐飲業吸引食客的一種新風尚。
5 食物背后的故事,助力品牌信任建設
食物成分很重要,同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食物背后的故事感興趣,并影響其購買決策。為何想要了解食品背后的故事?根據Innova消費者調研顯示,“可以了解食品原料的來源”是主要原因之一。消費者越了解食品原料的來源,越能加強對食品價值的了解,這有助于建立消費者對食品品牌的信任。因此,制造商越來越重視原料來源,以突出食品的口味、質量、獨特性和可持續性來建立自己的品牌故事。據Innova數據顯示,全球有56%的消費者表示品牌故事影響他們的購物決策。
食品行業日新月異,需要食品行業從業者緊跟趨勢和潮流。必斐艾,以“共同創業”、“共同創新”、“共同創建”和“共同創造”為決心,致力于打造一個新餐飲共創平臺,期待與客戶和合作伙伴一起應時而動,順勢而為。
參考來源:
【1】陳曉平等.火熱的人造肉[J].商業觀察,2019
【2】中國第一代“人造肉”預計9月上市.健聞,2019
【3】中國玩家的精釀江湖-華映資本,2018
免責聲明: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作者刪除!